第四百六十八章 琉球_逆袭大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八章 琉球

第(1/3)页

  朝会,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在这里处理的都是国家重要的国策制定或者重大的紧急事件。像狗血电视剧那样些拿着鸡毛蒜皮的小事出来,然后大臣们吵成一片的现象断然不会出现。

  除非有特殊的紧急情况,不然朝堂会议上的问题基本上也都是经过内阁大臣们和皇帝进行过商议出了大致的方向后再拿出来走一个流程。

  朝会往往只是最后的集思广益,看看是否有还能不能有更好的处理办法。无特别情况,大基调不会变,最多商议时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时会进行简单的微调。

  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指得就是如何能制定出适合当前时势发展的政策。

  很多时候,哪怕你拥有可以跳开时代的格局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只要不符合当前的时势,它一样可以被视为乱政,最终导致丢掉江山,如秦、新、隋等朝,就是太过急于求成。

  如何能在传统模式中寻找出可以展望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这对于所有的新政权而言,都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体验。

  一个不好,说不定就会被淹死。

  朝会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可以通过大臣们了解当前的时势,从而不制定出过急的新政。

  人的弱点之一就是能不改变就不改变。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是这么个意思。所以新政出台,一般很困难,得徐徐图之。

  “治大国,若烹小鲜。”大概说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燚朝朝会大致流程为先是户部会议,然后到工部,再到礼部,随后到兵部、吏部,最后到刑部一套流程下来。

  因为朝堂制定几个五年计划已经基本上完善,所以户部、工部等的大问题都差不多完善,剩下的都是补充问题的事件,总体下来也不算麻烦。

  “礼部的大人们,今日可有什么事?”流程到了这里,张瑞对着礼部的官员们问道。

  “臣,礼部左侍郎吴闽忠有事启奏。”朝堂上礼部的位置处,这个新晋上来的官员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xqq.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