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恭亲王的烦恼_金手指的时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 恭亲王的烦恼

第(2/3)页

 还有人根据几本古书,再跟打过仗的士兵胡侃几句,就提出了棉被大阵这样的妙计,只需要架设湿棉被,就能大破洋人的洋枪洋炮。

  至于洋人的腿不能打弯,只要多挖陷阱,洋人掉下去就爬不起来之类的老梗,更是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那时,夏叶都会为咸丰感到庆幸,庆幸他跑得快。

  恭亲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咸丰留在京城里顶缸的,当然,更准确的表达是主持抚局。

  他每天都是满桌子的丰富菜肴来热情的招待那位谋主,让监牢里饱受皮肉之苦的广州领事好好的享受了一番口腹之欲。

  为此,恭亲王收获了这位精通华语的巴夏礼的友谊,虽然这些友谊完全无法阻止他通过各种方式向英法联军传递情报,更不可能协助恭亲王与英国驻华高级专员和全权代表的额尔金进行谈判。

  恭亲王奕䜣头痛如裂,满是憋屈。其实想要让巴夏礼进行说和,他自己本身就清楚不太可能。

  这个时期的满清朝廷似乎对洋人有着一种交往恐惧症,仿佛只要是跟洋人打过交道后,就像是受到了极大的污染一样。

  所有的同僚都会指责那些跟洋人打交道的人,并以与他们为伍而羞耻。

  至于能够精通夷语的人才,对于满朝官员来说,精通夷语那能是人才吗,那是人渣。

  所以,咸丰秋狩之后,恭亲王连一个翻译都找不到。

  想要让巴夏礼说和,一方面是挽回印象,另一方面则确实是没有人才啊。

  何况恭亲王非常清楚的知道,所谓的主持抚局,就是顶缸,就是把脏水往自己身上泼。

  战争已经打成了这个样子,所谓的谈判能够谈出个什么鬼样,明明是因为战争不利的缘故,最后人们记住的却是主持抚局的人。

  他们会被当做卖国贼,钉在耻辱柱上。

  恭亲王是很不愿意干这件差事的,但此刻他却不能不干。

  六神无主、魂不附体之中,他甚至想起某人似乎跟他提过,俄国公使愿意调停。

  在另一个世界的历史中,所谓的调停纯粹是敲诈,明明是站在英法一边的俄国公使,偏偏还要摆出一副为清朝着想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xqq.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