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脱尔身上袈裟来_有味道的神鬼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 脱尔身上袈裟来

第(1/3)页

往年间,在信州玉山县塘南七里店的某个村子里,有个叫谢老七的。这人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留下他和母亲俩相依为命。

孤儿寡母的日子,自然难熬。但谢母硬是强撑着,一个人既当爹来又当娘,靠着纺纱织布帮人洗衣服什么的,把谢老七一脚一手拉扯大了,还给他娶了个媳妇。

照理说,这个时候,谢母的人生任务都已经完成了,就等着儿子媳妇能够早点开枝散叶,抱抱孙子,享享天伦之乐。

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谢氏刚过门那会儿,表现还是相当的不错,今天一声娘,明天一声妈,叫的谢母一身骨头都软酥酥的。

除了谢氏一时半会儿没显怀之外,谢母逢人就夸自家的媳妇好。然而,等谢母把手里的权柄移交之后,谢氏却翻身农奴把歌唱了。

先是对谢老七百般挑剔,不是嫌自己的男人这里没用,就是嫌自家男人那里不行。

要是谢老七试着辩上两句,谢氏就会指桑骂槐,把矛头指向谢母,骂她是个“老不死”,说她“吃得多做得少”。话里话外,恨不得家里没谢母这个人一般。

两口子在一块儿吵归吵闹归闹,但要是动不动就把家伙往母亲头上扔。但凡正常的,都会撸起袖子,先擂上一顿再说。何况那个时候,人一旦上了年纪,都还可以见官不跪呢。

再说,邻居们也看在眼里,这事儿横竖可都是谢氏无理。私底下帮着谢母说谢老七的也不是没有。

可这谢老七呢,却偏偏是娶了媳妇忘了娘,性子柔弱不说,又还是个耙耳朵。对谢氏的做法,生不起一点反抗的心思也就算了,还常常给母亲做工作,忍一忍就好了,忍一忍就好了。

时间长了,邻居见说不进去,也只好长叹一句“自个儿的父母自个儿心疼”,然后摇摇头绕着谢家走了。

看着谢老七被自己管教的服服帖帖,谢氏可是越发得意,走路都是浑身带风。在谢家,谢氏说东,谢七绝不敢往西;谢氏让打狗,谢七绝对不敢去撵鸡。

不仅如此,谢氏还常常将家中的物品随意搬到娘家去。今天说要搬这个,明天又说要把那个搬过去,谢老七连个屁都不敢放一个。

至于谢母,在谢氏眼里,就更加打不上价钱了。给谢母的吃食,全部都是麦饭,而且量还很少,根本不在乎谢母吃不吃的饱。

就算有人劝她对婆婆好一些,谢氏眼皮子都不抬一下,“婆婆年纪大了,活动量少,吃个欠,对她身子好一些。我可没有饿着她。再说啦,哪里来的狗,怎么抓住我家里的耗子来了?”

听到这些话和村里的闲言碎语,谢母的心像刀割一样。同一个屋檐下,自己这么一大把年纪,每天啃着麦饭,谢氏在一边大口大口地嚼着白米饭,要说没有想法,那怎么可能?

好在吃饭的时候,看着儿子的碗里也还是白米饭,谢母的心里又觉得舒服了一些。

就算心里苦,谢母也只是偷偷躲在一旁落泪,不敢让谢氏看到。往日里,自己不过是嘀咕几句,那谢氏,就把儿子作贱的不得了。

绍兴三十年七月初七,谢老七两口子早早地起了身,准备出门。

出门之前,谢氏还恶狠狠地交代谢老七,“你去给老不死讲一声。到屋里把家看好把饭煮好,可不要让牲畜把白米饭糟蹋了。”

等到谢老七过来,把谢氏的话原封不动一字不差的重复一遍,听的谢母只觉得天旋地转,想死的心都有了。

都说养儿防老,自己养的这个儿,怕是来要债的吧。不过,当着谢老七的面,谢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默默点头。

那头,谢氏已扯着喉咙催了起来,“交代好没有?交代好了,我们就赶紧走。”

听到媳妇的呼喊,谢老七赶紧给老母亲又丢了几句话,然后就屁颠屁颠的跟上了谢氏。看着儿子和媳妇远去的背影,谢母不禁连连摇头,自己这都是做了什么孽啊。

然而,想是这么想,但儿子交代的话,谢母却是记得清清楚楚。估摸着时间他们回来的时间,便开始生火做饭。

等谢母刚把白米饭蒸好,收拾在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xqq.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