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499 章
第(2/3)页
是在一定的区域和处所内,在一定的代理权限下,行使经济行为,没有产品的所有权。
从生产厂家即供货商的角度来说,签约经销商之后,将货物的所有权转移,此后厂家承担的经营风险就比较小了,可签代理商的话,在授权范围内发生的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归于供货商,也就是说厂家依旧承担之后的部分经营风险。
事实上,饮料行业很多厂家会选择经销商和代理商并存、相互补充的经营模式。
【强势的品牌(供货商)才有挑挑拣拣的权利。】
【不过不管怎么说,洪立军的态度对我也算是一种鼓励吧。】
路楠从洪立军那边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再结合刚才和林浩面谈时的的观感,倒是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这个林浩,稍微有点儿倒霉!
岒江省本来就是白酒荒漠省份,各大品牌的白酒在这里销量都很一般。 正是因此,在省内想要签一位年经销合同千万级以上的经销商是相当难的(更说明当时能够签下四方酒业的路楠是多么牛x)。
大经销商越少,就代表这个省份的经销商们从白酒厂家拿到的出厂价越没有优势——譬如说某一款酒全国统一出厂价一百元,但配赠比例越高,折合下来的价格也就越低,实际出厂价可能折合下来还能优惠10%、甚至20%。而且他们还有出货奖励,还有销售返利。
也就是说,全国统一的出厂价实际上对于不同等级的经销商来说并不是统一的。
如此会造成很早之前路楠提及过的一个现象:窜货。
窜货往往都是从酒厂所在地和京市这两处白酒氛围最好、大经销商最多的地区,往白酒氛围不太好的省份去的。
如此一来,原本就做不起业绩的省份因为外地窜进来的货,业绩越发惨淡。
林浩就是惨上加惨的倒霉蛋。
他在岒江省干了六年,前四年用尽一切方法查窜货,倒是颇有成效。只可惜令扬酒四年前在华安市被源川狙得几乎只剩5%的市场占有率,华安市城市经理被他批评,他被华东大区、总部批评。
等到路楠调走了,调去京市了,没想到令扬酒省内终端价格还是没稳住,乱价格的是令扬自己人——令扬和荣宝酒业合资在全国范围内建了八个集仓储与物流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仓,其中华东大区的仓库就在海临市的郊区,谁叫这儿是省会呢,交通四通八达的,往哪里发货都方便。
这么一来,海临市发货方便、仓库管理人员借助职位便利倒酒等等(别说林浩为什么不管,他当时的职权根本就管不了),令扬酒在海临市的价格根本就稳不住。大大小小的经销商逐渐开始不按照指导价格出货,去年的苗头已经很不对劲了。
林浩和华东大区负责人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xqq.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