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4章 毒士,他太毒了
第(2/3)页
四个字,朱标立即就明白了。
次日一早,朱标便叫来了东宫詹事府所有的官员。
当朱标说出养廉制度后,官员们一个个很是开心,毕竟这可是要涨工资了,谁又能不开心。
“禀殿下,微臣觉得,官员的俸禄也要跟着民间市场而动,如果俸禄不变,则市场在变,那么对于那些低俸禄的官员并不公平,相反大多官员会无法生存,从而走上不得不贪这一条路上。”
闻言,朱标很是赞同这个说法。
因为官员们俸禄是不变的,那么不代表民间物价不会上涨。
“既然是养廉制度,就要保证官员们基本生活,还有平时的正常开支,各位觉得一位县令应该定多少俸禄合适?”
历史上明朝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朱元璋令户部重新拟定文武官员的俸禄,把官员每年的俸禄分为禄米、俸钞两项:正一品一千石,从一品九百石,正二品八百石,从二品七百石,正三品六百石,从三品五百石,正四品四百石,从四品三百石,另给三百贯俸钞;正五品二百二十石,从五品一百七十石,另给一百五十贯俸钞;正六品一百二十石,从六品一百一十石,另给九十贯俸钞;正七品百石,从七品九十石,另给六十贯俸钞;正八品七十五石,从八品七十石,另给四十五贯俸钞;正九品六十五石,从九品六十石,另给三十贯俸钞。
所以一个普通县令一个月才六十五石粮食,再加三十贯俸钞。
“微臣觉得,既然是养廉制度,自然要有政绩考核指标,以这个指标来发放奖金,大家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另一份俸禄,做的好,自然奖励多,做的不好拿平常奖金,一般则要高一些。”
这话一出,一旁的余金铨坐不住了,他站出来反驳道:“若是这些官员虚报政绩怎么办,若是他们还不满足怎么办?”
余金铨这话无疑是打了先前说话这名官员的脸。
但是朱标却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xqq.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