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制弩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 制弩

第(3/3)页

有很大不同。

吕不韦再次发挥工匠精神,与弩工们一起探讨弩的制作工艺,简化制作流程,精简不必要的配件,加强了关键配件的要求。并且,为了与秦制的箭矢通用,还统一了弩的尺寸。

按照新的标准制出来第一支弩,弓力强劲,如果是普通的弓,身强力壮、训练有素的人勉强能拉开,但现在是弩,平时张弓的技巧在这里完全用不上。有的工匠是有经验的,他道:“吾观韩卒之张劲弩也,必以足踏之。”他边说边示范,用一只脚踩在弓臂上,双手拉弓,身往后仰,将弓弦拉开,扣在弩机上。众工匠一起欢呼起来,都称赞这名工匠见多识广。

下一个困难又来了,几次挂弓后,木制的弩机就出现了裂纹,已经挂不住弓了。对此,弩工道:“机关本性如此,必也多备弩机,损则更之!”

但吕不韦认为射几箭就要更换弩机,完全不符合作战的要求。怎么着也得等一场战斗打完,再改弩机才行。他问道:“木则易损,以金为之何如?”

弩工们都沉默了。他们这些制弩的,从来没有从事过青铜冶炼,他们的全部技艺,大半就在对弩机的制造上,如果不用他们制弩机,难道只用自己造弓吗?

吕不韦不管这些弩工的情绪,立即找来金匠,让他们按照指定的规格铸造出弩机来。

吕不韦又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弩机铸造的工艺中。弩工们现在彻底休息,等待弩机的制造工艺开发成熟。

弩机的结构复杂,由多个小部件组成,要分别铸造,最后拼装成型。这些小部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尺寸铸造,不能有丝毫误判,否则就拼装不上。另一方面,木匠在制造弩时,必须严格按标准预留安装弩机的位置,差一点弩也就废了。

吕不韦意识到,他必须集中秦国最优秀的工匠,来完成弩的制作,仅仅靠招募来的弩工是没有希望的。于是,国内技艺最高的木匠、金匠、弓匠都被抽调过来,集中完成弩的设计和制造。吕不韦依然吃住在工匠棚内,监督各项程序的完成。

经过三个月的反复优化,终于形成了弩的制作标准。这些弩可以击发上百次而不出故障。

吕不韦采用分头制作,集中组装的工艺,组装了一百支弩,请王龁鉴定。王龁观摩了吕不韦的演示,道:”足可当弓也。“

吕不韦道:”愿练杂兵百人,以观其效。“

王龁也不在意,就从自己亲营中选了一百人交给吕不韦。吕不韦道:”旦日至校场,以射之!“

王龁道:”勿庸!就于院**之可也。吾将令张鹄十,以观其效!“

吕不韦笑道:”恐惊众人也!“带着这一百人离开了。

王龁的亲卫当然都是身经百战的武士,吕不韦教他们张弓放箭,也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不一会儿就学会了。剩下的时间就是熟练的过程,要尽可能快地张弓放箭。这也难不倒这些亲卫们。很快,他们就练够了一百支箭。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xqq.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