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章 伐楚
第(3/3)页
世后,蒙骜在军中的威望一时无人能及。蒙氏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但王翦连续立下灭赵、灭燕两大战功后,秦王又在考虑培植新的势力来取代王氏,李信就是他看好的一个人。
打仗不同于其他,胜负之间界限判然。能够打胜仗的将军没有侥幸的,他通常拥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和极强的组织能力。这些都是不可替代的,惟一可行的策略是培养出一个又一个能打胜仗的将军来。李信和蒙恬是年轻一代的佼佼者,把担子压给他们,让他们在战场上建立威望,也是秦王的希望。
新年转眼即过。李信和蒙恬都于新年后前往前线,建立起自己的大帐。但和蒙武、辛胜等人善于隐忍不同,这两个年轻人都比较争强好胜,都愿意带兵打仗。他们只是简单地商量了一下出兵的路线,就决定各自率领十万人分兵向楚国纵深发起进攻。
试探性的进攻很快开始,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丘,均顺利得手。
但无论是李信还是蒙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城池:项城。项城曾是项国的国都,后被鲁国所灭,再后来就落入楚国的手中。项公是鲁国人还是楚国人已经不知道了,但项氏家族目前在楚国是一个大族:项氏长期参与楚国发生的战争,在楚王沦落陈城后,项氏承担着护卫陈城的重要责任;春申君死后,他在吴地的封地几乎全都被项氏接盘;还有,昌平君似乎也是他策反的,目前还在他的保护之下,这表明项家的野心决不是做一个重要的大臣,他还想像春申君那样,实际执掌楚国的国政。项氏是一个在政治上、军事上势力都很强大的家族,而项城正是他起家的大本营。
可偏偏,两人发动进攻时,都忽略了项城。但项氏的家长项燕没有。项城在平舆和寝丘的后方,项燕派了自己的子弟项梁潜入项城,进行作战准备,自己则以大司马的身份,促成楚国向陈城方向增兵。
春申君虽然将楚都从陈城迁到寿春,并将寿春改称郢,表示未来这里就是楚国的国都了。但众多贵族对此并不买账,心心念念相恢复郢都的不用说了,就连原来淮上诸城的县公也对此不满:这几乎意味着还要将陈地周围的城池拱手相让——那里已经是边境了,多一两个城少一两个城无关大局!
项家就是这一类家族中的代表。他们在陈地周围长期经营,有深厚的基础,退到寿春,他们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李园刺杀春申君时,项家是积极响应的一家族。
然而,李园毕竟是个赵人,在楚国毫无根基,他纵然想反攻陈城,也没有这个能力;他是春申君到寿春之后投靠过来的门客,所依托的幼小的楚王是在寿春出生,寿春长大,李园的一切人脉也都在寿春城中。李园执政的十年间,楚国在陈城周围愈发失势,利益得到十分削弱。
因此,当负刍攻打李园时,项家也在其中。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xqq.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